威远:以旧换新 村庄变了“膜样”

四川经济网内江讯(姜晓凤 记者 毛春燕 李弘)4月21日,内江市威远县界牌镇花荷村。村民胡建国在村口用14公斤废旧农膜,换了2公斤新农膜。胡建国说:“旧膜换新膜,既省钱又环保! ”

村干部为胡建国裁剪新农膜(姜晓凤 摄)

胡建国所在的花荷村,家家户户都种植鲜食玉米。为了让玉米提前上市,他们采用覆膜播种的方式种植。过去,为节省投入,有的村民往往“一膜两年用”,甚至“一膜多年用”,“超龄使用”导致农膜回收难度加大、再利用价值降低。在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村民把废旧农膜随手丢弃在土边,或者直接烧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以胡建国家为例,他种了4亩地玉米,每年就要产生废旧农膜二三十公斤。全村种植鲜食玉米约1500亩,算下来,一年要产生废旧农膜七八吨。

胡建国说:“我们挑旧膜去卖,要挑3公里路,一次好几十斤,只卖几块钱,人还累得很,大家都不愿意干……”

“就地扔了,污染环境;拿去卖了,要挑很远,大家嫌麻烦……”花荷村党支部书记兰宗琴说。

威远县在各村设置的废旧农膜回收转运点(姜晓凤 摄)

2022年,中央财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落户威远县。得益于政策支持,花荷村建起了废旧农膜回收点,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废旧农膜回收。

“原来地头到处都是烂膜,现在大家逐渐改掉了随便丢农膜的习惯,主动把废旧农膜送到村里的农膜回收点,还有打完农药的瓶子、包装袋……”兰宗琴说。

花荷村村干部入户宣传废旧农膜回收政策(姜晓凤 摄)

眼下是地膜使用高峰期,花荷村今年以来已经回收了近300公斤,村庄主干道、田间地头环境卫生焕然一新。兰宗琴说:“等七八月玉米收了之后,更多旧膜都要回收回来!”

“将废旧农膜回收后,我们要集中拉运至再生资源加工点进行处理。”威远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股室负责人徐渊告诉记者,威远县已建立了废旧农膜临时回收点3021个,全县148家农资经营门店全部设置废旧农膜回收桶,农民以旧膜换新膜,群众兑换热情高,有效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以旧换新、就近回收,科学规范使用农用地膜,就是威远县破解农田“白色污染”困局的生动举措。

“今年,预计全县将有500余吨废旧农膜得到回收处理,大大减少对环境和土壤的污染,真正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让田间地头更环保,农村田园更优美。”徐渊说。

标签:

x 广告
重磅!2022年自然指数年度榜单揭晓 中国位居第二

6月16日,2022自然指数年度榜单(NatureIndex2022annualtables)揭晓,展示了不同国家和科研机构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高质量科研产出情况。其中,

最新!科学家开发出半透明载玻片控制光流的能力

据最新一期《自然·光子学》杂志报道,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物理学家开发出一种微小的半透明载玻片,通过操纵光在纳米尺度上的传播方向,

重磅!内蒙古自治区部署“十四五”期间节能减排十大重点工程

节能减排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各项工作,将其作为推动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全面

时政现场评丨跟随总书记的脚步 在三晋大地上踏雪迎春

<script src="http: tv people com cn img player v js">< script><script>showPlayer({id:" pvservice xml 202

第一观察·瞬间 | 两度踏雪 一路为民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山西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总书记走进两个村——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汾西

100的背后是什么?

<script src="http: tv people com cn img player v js">< script><script>showPlayer({id:" pvservice xml 202

在北京的非洲体育人:准备好为北京冬奥会喝彩

<script src="http: tv people com cn img player v js">< script><script>showPlayer({id:" pvservice xml 202

国网绍兴供电公司:打造新型有源配电网 保障山区用电可靠

1月25日,国网绍兴供电公司通过配电自动化主站平台远程控制位于绍兴南部山区线路末端发电机成功启动,成功以小成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人人城市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