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热推荐:报告:金融消费者备老意识增强 应完善老年群体权益保护制度建设


【资料图】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姜樊)3月15日,中信银行和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当前备老意识较强,超六成受访者认为应在30岁-50岁进行养老储蓄规划。但“想赚钱”是当前老年人被诈骗的最常见的心理因素。

《报告》显示,高龄、从未有过正式工作、经济困难、独居和身体不太健康的受访者金融消费意愿相对较弱。在金融产品选择上,半数以上受访者通过和家人商量或听从专业人士建议的方式进行金融产品投资。资金安全性是选择金融产品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老年金融消费者最看重的三项金融产品增值服务是健康管理服务、购物优惠和优先挂号。

“老年金融消费者在金融消费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担心资金安全、缺乏金融知识与投资技巧。”《报告》显示,受访者表示最缺乏的五项金融知识分别是投资知识、财务规划知识、保险知识、数字金融知识和纠纷解决知识。

正因如此,老年人被诈骗的案件频出。《报告》显示,约一成受访者在过去三年中遇到过诈骗。其中约四成造成了经济损失。从被诈骗的原因来看,“想赚钱”是最常见的心理因素,“太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从众心理”“内心孤单”等也是被诈骗的重要原因。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战略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方彧指出,老年人的“养老钱袋子”不仅关乎老年人个人晚年生活的幸福,也关乎老年人家庭的和谐,更直接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一方面,要从国家制度安排、金融创新发展等外部因素“守护”全体老年人养老钱袋子,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更应从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财富管理能力等内部因素提高老年人“管理”养老钱袋子的个人能力。

《报告》建议,金融机构要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将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融入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全过程。要完善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建设,构建老年金融消费纠纷多元化处理机制和法律体系,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加大养老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科技赋能、数字赋能,切实保障老年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编辑 陈莉 校对 刘军

标签:

x 广告
重磅!2022年自然指数年度榜单揭晓 中国位居第二

6月16日,2022自然指数年度榜单(NatureIndex2022annualtables)揭晓,展示了不同国家和科研机构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高质量科研产出情况。其中,

最新!科学家开发出半透明载玻片控制光流的能力

据最新一期《自然·光子学》杂志报道,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物理学家开发出一种微小的半透明载玻片,通过操纵光在纳米尺度上的传播方向,

重磅!内蒙古自治区部署“十四五”期间节能减排十大重点工程

节能减排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各项工作,将其作为推动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全面

时政现场评丨跟随总书记的脚步 在三晋大地上踏雪迎春

<script src="http: tv people com cn img player v js">< script><script>showPlayer({id:" pvservice xml 202

第一观察·瞬间 | 两度踏雪 一路为民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山西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总书记走进两个村——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汾西

100的背后是什么?

<script src="http: tv people com cn img player v js">< script><script>showPlayer({id:" pvservice xml 202

在北京的非洲体育人:准备好为北京冬奥会喝彩

<script src="http: tv people com cn img player v js">< script><script>showPlayer({id:" pvservice xml 202

国网绍兴供电公司:打造新型有源配电网 保障山区用电可靠

1月25日,国网绍兴供电公司通过配电自动化主站平台远程控制位于绍兴南部山区线路末端发电机成功启动,成功以小成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人人城市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